闭路电视监控时代的标准很简单,主要是一个统一的规范,即电视制式。PAL也好,NTSC也好,只要满足这个标准,摄像机、 矩阵、监视器、VCR等所有的设备互联互通就没有问题,因为是模拟信号,兼容性很容易实现。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
模拟视频监控时代,视频的互联互通不是问题,而摄像机的控制协议互联互通还是个问题,也就是说,不同厂商的控制码、矩阵连接通信、键盘控制、PTZ 摄像机之间的控制协议并不相同,可能需要转码设备。对于控制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由于其协议并不复乐,并且主流协议就二、三家,因此,相对容易实现。所以说,模拟视频监控时代的互联互通不是问题。
进入数字视频及网络视频时代后,由于视频信号完全数字化,因此,视频信号的互编互解成为困扰用户、集成商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伴随视频监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在控制、信令信号之间的互联互通(Interoperability)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
1、厂商间前端设备(IPC/DVS/DVR)与后端设备(NVR、
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兼容性。
2、编码设备(IPC/DVS/DVR)与解码设备(
解码器、客户软件)的互编互解。
3、前端设备(IPC/DVS/DVR)、存储设备(NVR、媒体服务器)与平台的兼容性。
为统一标准、规范行业,目前国际上已有两个团体(ONVIF及PSIA)分别于2008年成立,针对网络视频监控标准提出建议草案,来制定前后端设备的接口(Interface)共同标准,期望经由共同规范的订立,为未来建构可互通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