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R是基于硬件平台的软件产品,因此NVR应该是可以安装在任何主流PC上的任何操作系统上的,比如Windows XP或Windows 2003等,而不是单单局限在某个固定平台。同时,考察NVR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A厂家的NVR,能不能支持市场主流的B、C、D等厂商的编码器或IPC,这样以后系统扩容就不必受限制于单厂商,也体现了NVR厂家系统的开放性。如果在网络监控系统中应用的是PC式NVR,因为软件具备很好的打展性,可以随时写入协议,从而实现更快兼容前端IP设备,这也是目前整个NVR市场以软件NVR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产品开放性
通常,NVR厂商对自己所支持的IP摄像机及编码器会形成列表供用户参考,有的厂商步持的IP摄像机列表很短而有的列表很长,这需要理性区别。实质上如果列表很少却可能是深度集成,而如果列表很长则可能只是集成了-些简单功能而已。 NVR集成不同厂家的IP摄像机或编码器至少应该具有如下的功能:
视觉参数设置。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
视频参数设置。如帧率、分辨率、码流、编码方式等。
PTZ设置。如预置位。
报警触发改变码流功能。
VMD功能设置及报警信息。
TTL报警触发功能。
2、系统容量
NVR的作用是录像存储,因此,单台NVR支持的视频录像通道数量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建设成本。目前主流厂商支持的路数一般在32~128路,但是,在系统设计前,我们需要确认其支持的通道路数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对于通道设置,4CIF 实时和CIF半实时码流是完全不同的,有必要在限制相同的硬件平台、相同的通道码流的前提下进行比较。
3.存储机制
目前,NVR的存储系统向着海量存储、集中存储及可靠存储方向发展。NVR在一些重要应用场合,对于录更像的存储时间需要越来越长,通常为7X24小时到30X24小时,因此存储的视频数据是海量的,同时多路NVR系统并发存储或回放对于磁盘的IO指标要求也越实越高,另外,要求存储系统不能停机,能够在线进行硬盘更换操作。为满足以上需求,NAS和SAN得到越来来越多的应用。
4.冗余机制
单台NVR可能在实际中部署了几十甚至百路通道,但是其基于PC及普通操作系统的架构让这种过于集中的系统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风险, 因为基于Windows的PC/服务器可能因操作系统、硬盘、板卡、电源、软件程序、网络等单点故障导致系统失效,而对于NVR来讲最好的规避风险的办法就是采用NVR的冗余技术,对于重要的NVR采用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在线备份,将故障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5. TurnKey vs SoftwareOnly
如前所述,市场上主流的NVR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嵌入式, 采用的多是Linux操作系统,另外一种是PC式,即运行在普通PC上。
对于PC式的NVR,实际上各个厂家也基本上提供两个采购选择,一个是TurnKey(即软硬一体NVR),一种是SoftwareOnly的NVR。对于TurnKey式NVR,通常是视频厂家与各个PC名家合作,如HP、DELL、 IBM 等,然后视频厂家基于该平台进行软件的研发、测试、安装,用户拿到该产品,打开电源就可以直接使用。此产品的优点是产品性能有保证,集成度高、售后服务简单。对于SoftwareOnly的NVR,用户可以有更多的硬件平台选择和灵活性,缺点是性能未必有保证,同时售后服务可能需要协调多家进行解决。